竹溪新聞網訊 記者 王曉云 報道:每日清晨陽光初灑,東門街最熱鬧的場景便如約而至,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眾生相在此徐徐展開。
街邊早餐店炊煙裊裊、香氣飄飄;街巷內行人匆匆、熙熙攘攘。
胖嫂、瘦哥、西施、東嬪等特色早餐店店主們,忙碌不停;熱干面、牛肉面、小籠包、油條、豆漿等豐富美食,一應俱全。每一個人都在這平凡的早晨,用美味早餐開啟新的一天,書寫自己的生活故事。上班族,行色匆匆,在街邊攤位迅速買好早餐,邊趕路邊吃,同時還不忘查看手機信息,眼神中滿是對新一天工作的期待與忙碌。
老人們,則悠然自得地坐在早餐店內,慢悠悠地品嘗美食,與老友暢聊家長里短,分享生活趣事,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,盡情享受這寧靜的早晨。學生們,三五成群,嬉笑打鬧著走進早餐店,點上喜愛的早餐,熱烈討論著學校的種種,青春活力展露無遺,為街道增添了亮麗色彩。
各個早餐店內,店主熱情招呼顧客,熟練準備美食,熱氣騰騰的面條、香噴噴的包子,傳遞著溫暖與美味。顧客的歡聲笑語與店主的忙碌身影交織成和諧畫面。
東門街的過早場景,有忙碌與悠閑,有青春活力與歲月沉淀。
讓人垂涎欲滴的牛肉火燒(油餅),是“瘦哥”先將牛肉剁碎,加入蔥姜蒜等調料攪拌均勻做餡,再把面團搟成薄餅,鋪上牛肉餡,卷起來壓成餅狀,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,香氣四溢。
香酥軟糯的麻團,則是“胖嫂”先把糯米粉揉成面團,包上豆沙餡,滾上一層芝麻,下鍋炸至金黃膨脹,外酥里糯。
熱氣騰騰的小籠包,皮薄餡大,那是包子鋪叫“東嬪”的美女精心調制肉餡,用薄面皮包好,上籠蒸熟,咬一口湯汁鮮美。
街頭,一個叫“西施”的美貌女子,正忙著加工竹溪人最愛的早餐組合:在油鍋里翻滾著油條,變得金黃,就撈出瀝油,再趁熱切開分成段,淋上秘制的大蒜辣子蘸料,吃一口下去,酥脆飄香。再配一碗豆腐腦兒、豆漿,那才叫“過早”吃得“過癮” 。
不過,在東門街久負盛名的,還要數竹溪的“粗四碗”了。甜漿子是將黃豆泡發后磨成漿,煮熟加糖;合渣是把黃豆泡漲后磨成豆漿,加入蔬菜末煮熟;懶豆腐是把泡好的黃豆和大米一起磨成漿,煮熟即可;漿水米湯是用漿水菜和小米煮成的湯,糊豆兒則是用各種豆類煮成的粥。
東門街,不僅豐富著人們的味蕾,而且承載著竹溪人濃濃的鄉愁。理發的、賣菜的、賣鮮肉的、賣生鮮水產品的、賣山貨的,總能勾起老人童年的記憶,成為年輕人最能治愈心靈的地方。
東門街邊,商鋪店面錯落有致,有招牌店面,也有無需店面的野攤。從新鮮欲滴的蔬菜水果,到散發著陣陣清香的芝麻餅,再到泛著微微光澤的肉類,每個攤位都是一幅生活的小畫卷。
菜農們帶著質樸的笑容,將自家菜園里最新鮮的成果,整齊地擺放著,翠綠的青菜,每一片都如同藝術品般細膩,鮮嫩得能掐出水來。
賣生鮮水產品的攤位上新鮮的水產活力十足,白色的大盆里魚兒歡快地游動著,不時的蹦跶一下,攤主熟練的撈起顧客選中魚稱重,打包,還不忘叮囑幾句烹飪的小竅門,“這魚啊,清蒸最鮮,只要放點姜蔥蒜就行”。
吆喝聲、討價還價聲、歡笑聲此起彼伏,在東門街,交織成一片熱鬧非凡的海洋,展現出竹溪的特有的過早文化、民風民俗和市井百態。
竹溪東門街過早只是竹溪人慢生活的一處縮影,充滿著生機與活力散發著濃濃的生活氣息。東門街以最質樸、最真實的方式, 讓竹溪人在煙火氣中找到了人生的樂趣與歸屬。
( 責任編輯:邵博漢 新聞報料:2729868 )